Search this site
Embedded Files
Skip to main content
Skip to navigation
聊斋中的粤语字
聊斋中的粤语字
Jinjun Liang
梁錦君 Jinjun Liang on Twitter
“聊斋中的粤语字9: 「妗」,粤音「琴」5声,古义「舅母」。现代粤语中称「妗母」其实是语义重复,但已约定俗成。 粤语把媒婆叫「大妗姐」,是广东传统婚礼中全程守护新娘的重要角色。 《聊齋志異》中「妗」出现十四次。如《聊齋●陳雲棲》:『舅及妗皆不知其意向,心厭嫌之。』”
梁錦君 Jinjun Liang on Twitter
“聊斋中的粤语字8: 「睇」,古今同义。粤语中「看」「见」「阅读」等动词均用「睇」。 《聊齋志異》中「睇」出现十一次。例如《聊齋●巧娘》:『女近臨一睇,反恚為喜,曳與並坐。』”
梁錦君 Jinjun Liang on Twitter
“聊斋中的粤语字7: 「鮐背」,音“台背”。 「鮐」是一种鱼,背有纹; 「鮐背」形容老人的驼背和皱背,也用来指代老者。 粤语中指驼背,不一定是说老人。 《聊齋志異》中出现两次。例如《聊齋●考弊司》:『鬈髮鮐背,若數百年人。』”
梁錦君 Jinjun Liang on Twitter
“聊斋中的粤语字6:「玷」读音dim3。原指美玉上的瑕疵或污点等,后引申为动词,如『玷污』。粤语中取其引申义,指“用手触摸”“碰”“惹”等意思。例句:“我係淑女,唔好玷我”(摘自梅艳芳歌词《淑女》)「玷」又通假作「掂」... https://t.co/t2NQKXebKW”
梁錦君 Jinjun Liang on Twitter
“聊斋中的粤语字5:「屙」,古今同义。《聊斋》中有两处,均以双音节词「遗屙」出现。作动词,指排泄。粤语中可单独作动词,如「屙屎」「屙尿」;也可作单音节名词,指腹泻,如「屙呕肚痛」「肚屙」。见《 聊齋● 道士》見其枕遺屙之石, 酣寢敗廁中”
梁錦君 Jinjun Liang on Twitter
“聊斋中的粤语字4:『畀』,给予,赠与。网络上写成「俾」或「比」,皆讹传,均无"给予"之意。《 聊齋● 鴝鵒》:「 王益喜,立畀十金。」常用字中,「鼻」的下边就是「畀」。非常好记。例句:你今个月家用未畀我啊。”
梁錦君 Jinjun Liang on Twitter
“《聊斋志异》的粤语字3:廩。 “ 宋公諱燾,邑廩生。”——《聊齋●考城隍》 粤发音同“威风凛凛”的“凛”。 儲藏、積聚。《管子•山國軌》:“泰春,民之且所用者,君已廩之矣。”尹知章•注:“廩,藏也。” 例句:唔该你廩起啲柴啦。”
梁錦君 Jinjun Liang on Twitter
“聊斋中的粤语字2,「啗」,亦写成「啖」,读作氮。古文中通常用作动词,而粤语中演化成量词,例如“一啖食晒”。见《聊齋誌異.種梨》『於是掬梨大啗』”
梁錦君 Jinjun Liang on Twitter
“聊斋中的粤语字1: 『輦』,简体作『辇』,读作『连5』。原本是指一种手推车,在粤语中作动词,指搬运。例如“辇上辇落”。粤语中亦作攆,表示其词性变化。见《聊齋誌異.荍中怪》『時近村有盜稼者,因命佃人,乘月輦運登場』”
Google Sites
Report abuse
Page details
Page updated
Google Sites
Report abuse